永續新聞
英業達「守護濕地 扎根環境教育」專刊報導
2014/08/27 00:00
天下雜誌 | 2014-08-27
|
三十年前,台北市的關渡平原曾是不肖商人的垃圾場、廢土、垃圾遍野、鳥類幾乎絕跡。 一九九六年,是政府決定闢建關渡自然公園,透過禁止開發,保護台北市內僅有的少數濕地之一,讓生態復育,同時推廣環境教育,讓民眾更珍視周遭的環境教育。 位在台北市士林區得筆電代工大廠英業達集團總部,距離關渡自然公園僅數公里,為了善盡社區一份子的責任,從二零一二年開始,由英業達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「愛我(i5, Inventec 5)五年復育活動」,預計投入兩百萬元,認養自然公園的埤塘溼地北池。 另外,英業達也主動向新北市偏遠小學推廣濕地教育,讓更多未來的主人翁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。 關渡自然公園埤塘溼地的認養活動,從二零一二年底開始,英業達號召集團旗下子公司英華達、無敵、英冠達、英穩達共同參與。 英業達在春、夏、秋、冬美寄,各選一日做為「守護濕地志工日」,每次安排約三十名員工參加,從了解並協助做蓮藕移植、濕地翻土、物種調查等生態復育,到環境教育訓練,英業達員工都和社區共同合作。 與社區合作 作濕地的看護 「英業達的志工們真的滿投入的,」負責企業認養的關渡濕地公園管理處企劃專員冉挹芬稱讚,「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,他們提供的幫助是綜合性的,強調廠域照顧及教育推廣的結合。」 埤塘溼地的北池是園區裡重要的水生昆蟲教育場所,夏季又是熱門的觀光景點荷花池,英業達捐獻的一半經費,便是投入北池的維護及照顧,經過一年的努力,已有超過12萬民眾入園參觀。 不過,英業達一開始的志工招募,並不如想像中的順利。 由於認養計畫是第一次推行,員工參與意願並不高,為了提高意願,英業達在招募海報上,特別配上大量圖片,強調活動與大自然體驗,避免砍起來像政令宣導。 英業達並製作志工招募影片,在公司電視牆上播放,同時建置「英業達環保志工服務網」,提供活動資訊,及活動後心得分享,引起員工興趣。 另外,英業達將志工日訂於上班日,並給予公假,擔任志工不再是員工假日休息時的額外負擔,而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。 除了認養公園之外,英業達同時推動環境教育,去年開始「走進偏鄉,關懷濕地」活動,由英業達員工帶領偏鄉學童一起認識、體驗濕地。 英業達邀請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的環境教育人員,一起到新北市各偏鄉小學巡禮上課。十個月內,走訪了十二所學校,進行三十四堂課,藉由文字和照片,讓八百多位學童認識居住環境與濕地,也進一步了解,保護珍貴濕地生態的必要性。 針對低年級的學生,關渡濕地公園特別準備自製的繪本,讓年紀小的學童能夠容易吸收、理解。 除了課堂教學,英業達也贊助偏鄉小學的關渡自然公園校外教學活動。 「偏鄉小學一次戶外活動,車資可能就要一萬多塊,若沒有經費贊助,真的比較困難,」負責去各校上課的關渡濕地工作人員孫霖林直言。 英業達與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的合作,不僅提升民眾親近、了解自然公園的意願,也讓偏鄉小學的學童有機會了濕地生態,將環保意識向下扎根。 去年底,英業達在集團供應商CSR暨環保說明會中,特別向兩百多位代表,宣導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議題,分享認養關渡自然公園的經驗,計畫未來邀請供應商一起共襄盛舉。 ![]() |